今日,四川省環境保護廳廳長于會文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今年5月陜西鉈污染事件發生后,由于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尚未完成損害評估,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先期預付給廣元市600萬元賠償經費。 于會文是在今日上午舉行的四川省解讀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于會文介紹,廣元嘉陵江流域發生輸入性鉈污染事件的第一時間,四川省環保部門立即采取措施,與公檢法、紀檢監察部門形成高效聯動機制,第一時間鎖定證據、控制嫌疑人,并對企業進行徹查。 本次鉈污染事件并非是廣元嘉陵江流域遭遇的首次輸入性污染事件。2015年底,甘肅銻污染也曾通過嘉陵江輸入廣元。于會文介紹,經過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損害評估,就該銻污染事件,環保部向廣元市劃撥了4千萬元作為應急處置補助經費。 針對近年來廣元嘉陵江流域發生的輸入性銻污染、鉈污染事件,于會文表示,四川省正在積極參與探索跨區域、跨流域的防范機制和上下游補償機制,目前針對上下游的防范機制已比較完善,四川省已采取嚴密的省界監控。 于會文介紹,四川省與上游甘肅省、陜西省等地前期簽訂過相關突發環境事件跨界聯動協議。但由于基層執法與監測能力有限,在日常聯動和防范方面確有不足。下一步,四川省將落實聯動協議,和上游加強溝通協作。同時,加強執法、監測隊伍能力建設,保障流域環境安全。 于會文說,四川省80%以上的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就是在大江大河中,部分上游化工企業的排污口正處在下游城市的飲用水水源地之上。他表示,四川省要通過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讓污染企業付出沉重的代價,讓污染上游付出成本,讓下游得到合理補償,這樣才對得起下游的老百姓,也才會對污染企業形成震懾和打擊。 于會文介紹,目前四川省正聯合貴州、云南兩省,在赤水河流域試點上下游補償機制。試點成功后將進行推廣。 |
高舉團旗跟黨走 砥礪奮進新征程 ——郵儲銀
興仁人保財險積極開展保險宣傳活動 助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