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節儉和浪費的態度,折射出其價值標準和文明程度。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黨員干部要帶頭消除奢侈之氣,樹立節儉之風,傳承節儉美德。 中國有五千多年燦爛文明,勤儉節約,修身養性一直貫穿其中,從《尚書》提出“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到諸葛亮崇尚“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再到唐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倍荚陉U述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翻開近百年中國共產黨史,會發現,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發揚勤勞儉樸的精神,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才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最終贏得了偉大的勝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弘揚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大力破除奢靡之風,營造了風清氣正、崇尚節儉的社會氛圍。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一個國家的繁榮與富強,離不開“節儉”二字,不能讓節儉之風一刮了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見長久之效。當前,不可回避的是一些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中艱苦樸素、精打細算“過緊日子”的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厲行節儉一陣子,之后依然我行我素,鋪張浪費的現象仍然存在;率先垂范意識有待提高,社會帶動效應仍然不明顯,這些問題直指黨員干部的先鋒性、模范性、帶頭性。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扭轉部分黨員干部思想和行動上存在的種種不正之風,切實加強引導和管理,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勤儉節約的良好氛圍。 面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更要弘揚節儉的優良傳統,激發出艱苦奮斗的精氣神。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必須要從思想上繃緊“過緊日子”這根弦,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當作修身養德、歷練黨性的磨刀石;要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精神踐行勤儉節約,帶頭轉變作風,堅持身體力行,嚴格執行黨中央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各項規定;要積極參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各項宣傳教育活動,爭當現代餐桌文明的踐行者、倡導者、助力者,切實引導群眾樹牢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價值觀念,使崇儉抑奢成為全社會的文明追求。 歷史和現實證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神的民族,難以長久興旺發達。因此,厲行節約,黨員干部必須帶頭,真正以尚儉戒奢的黨風政風,推動形成良好的社風民風。 |
高舉團旗跟黨走 砥礪奮進新征程 ——郵儲銀
興仁人保財險積極開展保險宣傳活動 助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