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說:“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反而說它欺騙了我們! 誠如斯言,你的人生是順還是不順,生活是美好還是糟糕,全在于看問題的角度。我們很多的煩惱,就是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造成的。 舉個例子,面前有兩種橘子,一種大而酸,一種小而甜,拿到大的人會抱怨太酸,而拿到甜的人則會嫌棄太小。 如果換個角度想一想:酸橘子雖酸但很大,而小橘子雖小卻很甜,心理不就平衡了嗎? 其實,面對生活中的一些不完美、不如意,只要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就能發現另一面的美好。 許多時候,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可以改變面對人生的心態。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你會發現生活原來也是那么的美好。 有人問一個盲人:“你一定很痛苦吧,你看不見這個美好的世界! “不!”盲人回答道,“我很幸福,和聾人相比,我能聽到鳥兒愉快地歌唱;和啞巴相比,我能表達自己心中所想。雖然我看不見,但我可以用心感受這個美好的世界!” 盲人之所以感覺不到痛苦,是因為他能從另一個角度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美好,并將它們放大。 西方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縱聲歡唱的人會把災禍和不幸嚇走!币簿褪钦f,面對災禍和不幸,我們必須樂觀和堅強。如果能夠換個角度看問題,生活也就充滿了希望和快樂。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不必糾結于自己的某些缺失,也不用為了自己曾犯的錯誤懊惱。因為在漫漫人生中,除了有一扇通向成功的門,還會有一扇通往光明的窗。 實踐證明,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能樂觀自信地舒展眉頭,面對一切;而如果你一味地只看問題的負面,就可能一直郁郁寡歡,一事無成。 有個老太太,她的兩個女兒長大后,一個嫁給賣傘的,一個嫁給賣鞋的。她整天坐在路口哭,被人稱為“哭婆婆”。 一天,一位禪師路過,問其緣由。老太太告訴禪師:每當天晴的時候,就想起了賣傘女兒的傘會賣不出去,因此傷心而哭;而每當天下雨的時候,又想起賣鞋女兒的鞋一定不好賣,因此也傷心落淚。 禪師說:下雨的時候,你要想賣傘女兒的生意好;天晴的時候,你要想賣鞋的女兒賣得好,這樣你就高興了。 禪師的一番話,讓老太太頓悟。從此,街頭便有了一個總是樂呵呵的“笑婆婆”。 有些人之所以煩惱,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思維的固化和錯誤的比較。 聞名滬上的勞動模范徐虎,只是一名普通的水電工。換了別人在這個崗位上,或許會想:我再怎么說總有些才干,卻叫我給別人修水管、修馬桶,簡直是埋沒人才。為此而整天大呼沒遇伯樂。 但徐虎卻從不計較,從小事上做起——“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他從這個角度上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所以他安心于做一名普通的水電工。這正是他換個角度看問題取得的收獲。 人生一世,總免不了磕磕碰碰、起起落落,雖有荊棘,卻不失美好。 面對那些不如意的事,我們如果能夠換個角度去看,就不會為戰場失敗、商場失手、情場失意而萎靡不振;也不會為名利加身、贊譽四起而得意忘形,從而讓自己心情舒暢、生活精彩! 有很多人固然默默無聞地生活在平凡之中,但在平凡的崗位一樣可以創造不平凡的自我。學會換角度看問題的人,生活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好。 |
高舉團旗跟黨走 砥礪奮進新征程 ——郵儲銀
興仁人保財險積極開展保險宣傳活動 助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