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簡介
黔西南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鎖鑰”之稱!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西南部,黔西南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鎖鑰”之稱。屬珠江水系南北盤江流域,其中山地占53.8%,丘陵占14.9%,盆地占4.4%,河谷壩子占26.9%;黔西南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的結合部,珠江上游和南昆鐵路中段,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面積16804平方公里,人口348萬。有布依、苗、漢、瑤、仡佬、回等35個民族。1982年撤興義地區,設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興義市和普安、晴隆、興仁、貞豐、安龍、冊亨、望謨7個縣以及義龍新區,共有130個鄉鎮、2122個村。
黔西南氣候
黔西南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黔西南州有優美的人居環境。黔西南氣候資源得天獨厚,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州府所在地興義市在香港舉辦的“2006年中國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評選中位居第15位,黔西南是中國最佳的人居環境和避暑勝地之一。全州氣候宜人,熱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36-1648.6小時,常年年均氣溫13.6-19.1℃),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253.1-1577.2毫米),雨熱同季,無霜期長(281-348天),終年溫暖濕潤,州府所在地興義市素有“小春城”之稱。南北盤江及紅水的低熱河谷地帶終年無霜雪,被譽為貴州省的“天然溫室”,適宜于多種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林木的生長。
黔西南資源
黔西南具有豐富的礦產,水能,生物資源,"中國金州"美譽之稱
黔西南州有豐富的水能礦產資源。全州有大小河流100多條,可供開發的水能資源發電量達1000萬千瓦以上,黔西南是全國三大水電基地之一紅水河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建成的天生橋一、二級電站、魯布格電站、平班電站和正在建設的光照、董箐等水電站總裝機容量600多萬千瓦,每年向廣東送電120多億度,是“西電東送”的重要電源、通道和樞紐;已探明礦產40多種,其中煤炭、黃金最具開發價值,煤炭遠景儲量196億噸以上,是貴州省重要的煤化工、重化工基地;黃金遠景儲量1000噸以上,全州縣縣有黃金,被中國黃金協會命名為“中國金州”。 生物資源:黔西南州有眾多的生物資源。境內樹種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019萬畝,氣候資源,森林覆蓋率40.44%。珍稀樹種有銀杏、鵝掌楸、桫欏、貴州蘇鐵等20余種。藥用植物有天麻、杜、三七等1000種以上,是貴州重要的中草藥藥源寶庫之一。
黔西南交通
黔西南是三省通衢商貿中心
黔西南有良好的區位優勢。黔西南州地處珠江上游黔區位交通、滇、桂三省區結合部,歷史以來就是三省通衢的物資集散地和商貿中心。州府所在地距貴陽、昆明300多公里,距南寧500公里,位于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和貴陽、昆明、南寧三個省會城市的三重輻射圈內,區位優勢突出。黔西南州有便捷的交通條件。南昆鐵路和324、320國道、鎮(寧)勝(境關)高速、關興公路橫貫州境,興義機場、西南水運出海中通道起步工程、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已經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為一體的綜合運輸網絡。黔西南州有便捷的交通條件。南昆鐵路和324、320國道、鎮(寧)勝(境關)高速、關興公路橫貫州境,汕昆高速的通行結束了黔西南無高速的歷史,興義機場、西南水運出海中通道起步工程、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已經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為一體的綜合運輸網絡。
黔西南文化
黔西南民族眾多,風情獨特,歌舞多姿多彩
黔西南州有厚重的歷史文化。黔西南有“貴州龍”化石群、“興義人”古人類文化遺址、夜郎文化遺址、南明歷史遺跡“十八先生墓”、“永歷皇宮”和抗戰公路遺跡“晴隆二十四道拐”、何應欽故居等歷史文化。 1.黔西南民族文化:黔西南州有濃郁的民族風情。民族眾多,風情獨特,各民族的音樂、舞蹈、節日、風俗、民居、服飾等獨具魅力,布依族音樂“八音坐唱”有“聲音活化石”、“天籟之音”之稱,享譽海內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質樸、純真、自然,被稱為“東方踢踏舞”。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節”,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節日,多姿多彩,讓人流連忘返。特別是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銅鼓十二則、查白歌節、土法造紙、布依戲等還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黔西南古董文物:在黔西南出土的漢代文物中,青銅酒具或許并不十分引入關注,因為有陶俑、連枝燈、搖錢樹、巴郡守丞印等一大批重量級文物在那擺著,無論哪一件都夠檔夠級。
黔西南旅游
黔西南山川秀美,景色迷人
黔西南州有神奇的旅游資源。黔西南州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旅游資源組合良好,黔西南是中國西部一個頗具潛力和開發前景的黃金旅游區。有國家級風景區馬嶺河峽谷、萬峰林、萬峰湖,國家地質公園萬峰林,國家級森林公園仙鶴坪,國家級水利風景旅游名勝區貞豐三岔河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安龍招堤、興義云湖山等奇特的自然風光,是世界錐狀喀斯特地質地貌的典型代表。例如:金州十景: 1. 鯉魚壩----風情田園 2. 萬峰林----西南形勝 3. 放馬坪----江南塞外 4. 雙乳峰----大地圣母 5. 招堤----龍城荷韻 6. 卡法----紅色印跡 7. 三岔河----碧水丹楓 8. 北盤江大峽谷----壯峽千里 9. 萬峰湖----湖光疊翠 10. 間歇泉----明月清泉 11.馬嶺河峽谷----百里畫廊 12. 燕子洞----燕語春色 13. 泥凼----泥凼煙云 14. 奇香園----幽谷奇香 15. 24道拐----峰回路轉 16. 松巋寺----烽火驛道 17. 云湖山----高峽流云 18. 貴州龍化石群----龍醒三疊!
黔西南特色
黔西南天然特產,美味佳肴
黔西南特產種類繁多,包括純天然特產和各種美味小吃等,例如: 倉更板栗主產區位于黔西南興義市南部以倉更鎮為中心的沿江(南盤江)七個鄉鎮(倉更、滄江、洛萬、巴結、泥凼、三江口、捧乍),素有“板栗之鄉”的贊譽,年平均氣溫20℃,年降雨量1350毫米,森林覆蓋率達70%左右,區域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是貴州省板栗主產區之一。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倉更板栗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無污染,是純天然食品!“昌執赜醒缦称,用科講究,工序繁多,制作技藝高超。抓餅形似盤,薄如紙,食者圍桌而坐,以餅包數十樣小菜而食,不僅能滿足一桌之中口味各異的食客喜好,并且頗多樂趣,為舊時文人雅士聚會佳肴。安龍著名小吃,攤館必備,居家常食。在糯米飯內放適量本縣特產的四季豆米,加酥肉片、醬油、醋、蔥、胡椒粉、辣椒等佐料,摻入雞湯或豬腳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