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4-18 08:03 編輯
前段時間,和幾個朋友聚會,其中一個朋友在當地的一所小學里當班主任,她跟我們分享了這樣一件小事:有一回,她組織了一場課外活動。首先要求家長寫下孩子在家經常做的三件事,然后再讓孩子寫下父母平時最常做的三件事 當她把這些反饋收集起來后,卻發現,結果驚人地一致:那些經常玩手機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也總是刷劇、逛淘寶、看短視頻;那些沉迷游戲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也總是喝酒、玩牌、打麻將。 更讓朋友驚訝的是,全班一共三十幾個孩子,只有兩個孩子在紙條上寫了父母平時會在家里看書。 面對這樣的結果,朋友感慨良多:“平日里,我們總是呼吁家長管孩子?蓪嶋H上,想要管好孩子,做家長的首先要管好自己! 有時候,如果父母覺得自己為了教育孩子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時間,但孩子卻依舊沒能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不妨收回一直放在孩子身上的目光,反思一下自己:自己是否做到了言傳身教?教育的危險,其實是一群不讀書的父母正在拼命育兒。不自律的父母,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若父母都無法控制自己,更不要指望孩子能夠自覺主動。 怎樣才能給孩子好的教育?育兒,要先育己。作為孩子的養育者,父母要對自己嚴格要求,懂得學習與反思,改正壞習慣,以身作則。這里面,既藏著為人父母的修行,也藏著孩子成長生長的土壤。 -----(摘自《生活報》瞄瞄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