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伍舞 于 2023-4-19 09:23 編輯
你想培養出優秀且成功的孩子嗎?哈佛大學為此提供了一種“育兒模式”,強調在 生活中家長要扮演好八種教養角色。 角色一:早期學習伙伴。家長成為孩子早期(0-5歲)的學習伙伴至關重要。一般來說,父母可通過多種活動促進孩子大腦發育。例如,給予充分的愛,減少害怕和心理壓力;教孩子說話、唱歌、指認家人或物品;在游戲中,學會計數、辨色、按形狀分組或比較大小,來發展數學思維;參加體育運動或玩游戲,培養好奇心;閱讀和討論故事,培養孩子的推理能力。 角色二:飛航工程師。如果說孩子是飛機,那么父母要成為飛航工程師,在孩子上學后,承擔起“糾錯”的角色。父母要確!盀楹⒆庸ぷ鳌钡娜藛T和系統保持正常工作狀態,一旦孩子在某個方面或階段出問題了,比如,紀律渙散、作業出錯、成績下降等,父母就要及時干預。 角色三:救援者。救援者要防止孩子偏離正常軌道。比如,面對孩子生病、受傷等意外事件,救援者需要及時處理,協調解決,犧牲大量的時間和精神陪伴孩子,或因此作出重大的生活改變,耗費不少的人力財力物力。 角色四:啟發者。父母要讓孩子從小接觸新思想、新事物、擴展思維,發揮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了解他自己未來的可能性,思考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并樹立起努力的方向,增強自驅力。家長可通過讓孩子閱讀名人傳記、做社會實踐、參與職業體驗模擬等,了解未來的目標。 角色五:哲學家。身為哲學家角色的父母,會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世界觀,賦予孩子使命感,幫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標。父母要傳授給孩子的人生哲學有三個基本思想:尋求深刻的理解、避免貧困和幫助改善他人的生活。例如,面對孩子浪費食物,父母須從小告訴孩子勤儉節約,不要浪費;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時,要樂于分享,友善待人;看到其他同學買新玩具,要提醒孩子勤奮務實,而不是盲目攀比。 角色六: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通過身體力行,給孩子示范,告訴他們應追求的品質是什么,并通過影響而非強迫,把這些品質傳遞給孩子。例如,父母對待長輩恭敬孝順,孩子自然潛移默化會受到影響;父母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孩子自然也能有良好的職業修養。 角色七:談判專家。扮演談判專家的角色,父母要找機會多給孩子做一種練習——選擇決策。例如,在買玩具的過程中,父母要交待清楚自己的邊界,超過多少錢的玩具不買,在這個范圍內,允許孩子“討價還價”,有時也可“妥協”,找到親子關系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若想超過這個范圍,要讓孩子拿出充分理由?偟脑瓌t是:為孩子提供自由選擇、自主支配時間和行動的權力,但不放棄為孩子提供指導的責任。 角色八:全球定位系統。這是指父母留在孩子記憶當中的忠告和智慧結晶,它們最終將引導孩子走向自己選擇的人生目標。父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在成年子女面臨選擇和挑戰時,會以閃回的形勢,出現在他們的大腦中,幫助他們做出決定。 ------(摘自《生命時報》高陽 文)
|